很多人會認為,除非跳得跟他們的老師一樣,否則就不是真的在跳芭蕾。這個想法不是完全正確的!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同的,每個人的芭蕾旅程都是獨一無二。若想擁有更充實的練習,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則:1.傾聽你的身體
2.尊重身體給你的訊號
Tiekka 是一位我很喜歡的紐約成人芭蕾老師,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他 youtube頻道( Everyday Ballet )中,透過7個簡單的調整,改變芭蕾練習方式,以更合乎自己身體的動作去練習。
減少turn-out的角度
一位專業舞者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更大的外開程度,但Turn-out 能轉開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,大多數的人沒辦法達到完美180°的Turn-out,就算可以也不算是件好事,因為以醫學角度來看,這類的人若肌肉控制不得宜會很容易受傷。

當你有膝蓋、背部或關節上的問題,更不要免強自己要做出“完美”的turn-out。先從每隻腳可以往外外轉角度落在40°~45°開始,然後膝蓋方向應對齊前三腳趾頭的指向。
推薦文章:芭蕾5大基本腳位-正確的Turn-out及自我訓練方式

雙手放在把桿上
初學者的你,如果想更專注在腿部的練習,或想扎實地學習各基本腳位時,你可以讓雙手扶在把桿上。若練習的場所沒有把桿,你可以就地取材兩樣把桿替代物,各放身體兩側,例如:一手扶櫃子,另一手扶椅背(把桿的替代物務必以穩固且足夠支撐重心尚不足的你,否則發生意外就不好了)。
推薦文章:練習的好夥伴:芭蕾把桿

腳位練習主要以1位、2位腳(或3位腳)為主
你可曾注意過自己的腿部形狀?在做不同腳位時,身體的感受如何? Tiekka 針對「膝關節過度伸直」及「不適合做5位腳」的族群在腳位練習給了建議,她說幾乎所有的技巧都能以1位腳開始,所以你可以不必逼迫自己練習那些會使身體感到不舒服的其他腳位。
你有膝關節過度伸直嗎?
膝關節過度伸直(Hyperextended knee),又可稱之反曲膝(Genu Recurvatum)
► 一般來說,膝蓋完全伸直像是時鐘在六點的樣子,而過度伸直會有點像在五點鐘的狀態(時針跟分針是不平行的,超過180度)。
► 當膝關節過度向後彎曲,重心明顯的向後移,嚴重時,可能造成韌帶的損傷。

以上名詞解釋及圖片出自於陳曉謙物理治療師,如果想瞭解更多的膝關節過度伸直,你可以去看看這篇:走路姿勢怪怪的?淺談:膝過度伸直(Hyperextended knee)。


在芭蕾世界裡擁有「膝關節過度伸直」,其實是多數人稱羨,因為視覺上腿部線條變“更長”!例如,有的舞者認為在 Arabesque 時有著膝過度伸直的線條很美。
然而,上帝是公平的,這些舞者天生具備這項特質,是必須多付出些努力,他們對肌肉的控制要“更加”得宜,才能在不容易受傷的情況下,展現出更完美的腿部線條。現實中,如果你是直腿卻為了想要得到這種極限線條「強壓膝蓋」,這絕對會受傷!

當你在做1位腳腿部併攏時,腳跟如果沒辦法自然地貼近,可能就是膝關節過度伸直族群,如左上圖。Tiekka 有針對此情況給予以下三個修正練習的方式:
❶ 讓雙腳「腳跟」盡量貼近
❷ 你可能需要稍微彎曲膝蓋(放鬆膝蓋)
❸ 避免鎖死膝蓋,讓股四頭肌上提的方式去伸直腿部

延續Tiekka 的建議,你可能會想知道如何找到正確的「伸直(Straight)」方式?
芭蕾雅客曾分享過Misty Copeland 示範教學:Hyperextended Knees的舞者該如何自我訓練?(影片原始連結)我擷取以下內容供參考:
坐姿的練習方式👉🏻 雙腳曲膝向前,平行腳,腳尖用力,然後試著將雙膝慢慢伸直,但腳後跟盡量不要離開地面。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感覺、記憶雙腳在「伸直」時,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用力的狀態。
站姿的練習方式👉🏻 第一位置練習時,雙腳感覺是向上延伸、拉長的,而不是 “坐”在膝關節上。
先別管5位腳了,你聽過3位腳嗎?
相較5位腳,3位腳是較不勉強身體的腳位,如果你每次做5位腳時都會不舒服,不妨先用3位腳代替5位腳做練習。
推薦文章:芭蕾5大基本腳位

Demi-plié 取代 Grand-plié
如果你有膝蓋、背部、臀部的問題,或是你的腿部、背部以及核心力量不夠,請先以demi-plié取代 grand-plié吧!


「放慢速度」比「反覆練習」有效果
以前我們常被鼓勵遇到不熟悉的動作,只要多做幾次讓身體去記憶,總有一天會滴水穿石。但Tiekka 認為放慢速度更能“有意識”地感受到,當正確動作在執行的同時,肌肉與身體運作模樣是如何。所以,不追求多次重複的練習,反而減少練習次數並將速度放慢,直接讓身體去記憶對的動作,這樣更有效果。
腿不需要抬高
你不需要在做控制類動作時,拼老命地把腿抬很高,要“拼命”地做出這些動作,很可能代表你的核心還不足以支撐腿部肌肉。因此,這時反而應該先讓腿微微離地即可,範圍可落在離地約5公分~30公分。
低離地的抬腿實際上也是很挑戰,你照樣能感受到核心在運作。總之,還沒辦法走,先暫時不要想著要飛!在低離地的狀態下,把所有的姿勢都做正確再來進階更踏實。
不一定要「跳」

膝蓋、背部、臀部有問題,或任何身體不允許的狀況下,那就別跳,芭蕾不一定要「跳」起來!若你是“沒有”被醫師建議不能做跳躍動作,而且又很享受跳躍,請參考以下兩點,避免在初學時期受傷:
❶ 雙手扶把練習
❷ Center的跳躍動作,以「腳趾」輕推地板往上。
⚠️ 我想補充我的老師很常掛在嘴上的重點:每次跳躍後都一定要保持屈膝緩衝並以前腳掌著地,不能伸直落地,很危險。
結語
我們總在追求完美、渴望成為偶像模樣的過程中違背了身體本意,也忽略自己的獨特需求和情況,使得運動傷害不斷累積,這些傷害最終以各種形式回頭找上自己:不可逆的身體受傷、心情沮喪、失望等。
我很常在想,不管是不是練習芭蕾,我們做任何事似乎也都如此:每個人生的階段目標是不同的,在此刻階段,你可能知道什麼是你現在需要的,但你有想過什麼是未來或是這一輩子最想要的?你有先認清楚自己了嗎?
有句話管理學很熱愛去討論 “Do the right things, do the things right” ,前者是指「做對的事」,後者是指「把事請做對」。該原文出自於彼得·杜拉克,他認為“領導者”要「做對的事」,“管理者”要「把事情做對」,把握這兩個原則,整個組織會運作得更有效率也會有好成績。
如果把自己比喻為身體主宰者,那我們也就是身體的“領導者”,「做對的事」就如同要負責任地在一開始便為他制定好正確的策略及目標,而不是一昧挑戰而錯用方式練習,不擇“手”段又不擇“腳”段想要「把事情做對」。
雖然上面講得好嚴肅,但純粹是分享一個想法:「退而求其次的練習方法不是偷懶、懦弱或逃避,而是尊重自己、保護自己」。所以,與其追求“完美”,倒不如選擇“正確”的方式練習,這樣才可以好好的享受芭蕾帶來的成就和快樂!
Most of photos in the post are from Shutterstock.
Last Updated on 2023-06-05 by Julie
2 留言
很謝謝你的分享。
這篇有鼓勵到我這位有年紀的初學者,原本總覺得身體不聽使喚,沒想到成人芭蕾的最大練習重點是要我們學會尊重身體。
不客氣,很高興你喜歡:)